欢迎访问新电子!
点击这里给我留言 登录  |  注册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 >行业新闻

对接“高铁时代” 打造轨道交通人才摇篮


作者:    时间:2016/6/27 14:44:43  来源:   

       在轨道交通领域办学超40年,广州过半数地铁司机出自该校;每年约三分之二毕业生属“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教育,学生入校即就业;国际合作多点开花,与澳大利亚、新家坡等国近10所院校签订合作交流协议;建立31个“双师工作室”,企业专家、骨干教师带领学生搞发明……

   作为广东省唯一一所以培养轨道交通特有专业人才为主的“铁字头”高职院校以及国家重点建设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广州铁职院”)始终紧扣广东乃至国家轨道交通事业发展的步伐和脉搏,适时科学规划学科专业,形成了门类齐全、独具特色的轨道交通领域人才培养体系。

   当前,中国正大力发展高铁、城际和城市轨道网络建设,也正飞速进入“高铁时代”。作为广东乃至全国重点打造的轨道交通领域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摇篮”,广州铁职院已成为广州、深圳、福州、厦门、长沙等多个城市地铁公司的人才定向输送学校,并与全国18个铁路局中的80%建立了人才输送长效机制,为轨道交通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

   “一流高职 创新发展”系列报道第五期,走进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独家专访广州铁职院党委书记雷忠良、院长景广军,探访轨道交通特色学校对接中国轨道交通业发展,服务广东创新的密码。

   面对面

   谈实力特色??与全国80%铁路局建立合作

   南方日报:广东正大力推动在全省建设一批全国一流、世界有影响力的高职院校,作为在轨道交通类领域办学超过40年的行业性高职院校,广州铁职院建设一流高职的底气在哪里?

   雷忠良:我们的底气来自学校自身的硬实力。作为广东省内唯一以培养轨道交通专业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学校与广铁集团,广州、深圳、福州、厦门等地铁公司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与全国18个铁路局中的80%建立了人才输送长效机制。广州过半数地铁司机出自我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9%以上,约三分之二的毕业生属于“订单培养”。

   学校在办学体制创新、校企合作育人等体制机制改革方面也有丰富的经验。学校是广东工业交通职教集团牵头组建单位;学院理事会名誉理事长由副市长担任,广州地铁总经理担任理事长;目前,学校还与市教育局、花都区政府“政校企”共建了“花都工学结合示范园”,与广铁集团等企业“校企”共建了机车司机、电气化和现代运输3个合作学院。

   《广州制造2025战略规划》提出,到2025年,广州轨道交通总产值达1600亿元,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集成研发基地。广东省“十三五”规划提出,至2020年,推进约42个铁路项目建设,建设里程约3840公里,实现市市通高铁,同时将建设广州、佛山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1127公里。行业的发展带来人才的需求,而培养这类人才正是我们的使命,反过来也是一个发展机会。

   景广军:打铁需自身硬,学校当前的发展势头也非常强劲。“十二五”期间,学校立项建设了国家重点专业6个、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省重点专业5个、省品牌专业1个、省特色专业3个;新建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省财政支持基地12个等;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个,铁道行业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个。较“十一五”期间,市级以上重点专业增长55%,市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增长60%。

   在科技研发与技术服务方面,立项纵向项目272项,同比增长近3倍;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86件,同比增长20倍。境外合作也多点开花,与德国凯勒公司共建实训基地,与美国万豪酒店合作培养“现代学徒”,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近10所院校(机构)签订合作交流协议。

   谈培养创新??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

   南方日报: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广州铁职院有何亮点和特色?

   雷忠良:“订单培养”是指企业和学校共同选拔和培养学生,以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学校轨道交通类专业自1994年为广州地铁开设首个订单班,20多年来,与广铁集团、广州地铁等7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相关专业学生很多在大一就被企业“抢订”一空。

   南方日报:我了解到,学校还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效果如何?

   雷忠良:近年来,广州铁职院在深化“订单培养”的基础上,还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针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学校遴选5个专业进行院内试点,其中,铁道供电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2个专业成为国家试点专业。试点班学生在校内开展理论学习和生产模拟实训,在企业以“员工”身份进行生产实践。实践证明,“现代学徒制”能有效解决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动力问题,对提升学生技术技能也非常有效。

   南方日报:高职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学校在这方面有哪些先进做法?

   景广军:这个问题我们很早就意识到了。为了强化学生的技术技能,我们在校内建立了31个“双师工作室”,由企业技术专家、专业骨干教师带领学生们从事小发明、小创造。工作室成立以来,学生获专利49项,在校内企业加工零件300余种。同时,学校与企业以“共建共享”为原则,在京广铁路、广珠城际铁路和广深铁路沿线建设了10个教学工区,为学生顶岗实习、教师服务企业提供载体。

   谈创新驱动??校企合作为轨道交通“造血”

   南方日报:当前,广东正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如何看待高职院校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作用?

   景广军:至少有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通过校企合作,高职院校能瞄准企业在创新发展中的新方向、新需求,培养既有创新发展能力又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其次,通过提升技术研发、集成和应用能力,为行业企业发展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及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目标提供技术支持;最后,高职教育也是传统工艺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能使中国的传统文化、特色工艺、工匠精神等得到更好的继承与发扬。

   南方日报:广州铁职院在服务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方面有何优势?

   景广军:学校聚焦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新方向,科学合理地设置了优势和特色专业群,建设了铁道供电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高水平专业。当前,学校开设的专业对接了轨道交通的“车、机、工、电、辆、供”6个领域岗位群,覆盖了轨道交通产业上游的装备制造、中游的综合集成和下游的运维服务。

   学校作为发起单位之一,策划成立了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搭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整合行业企业资源,建立轨道交通孵化器和创新创业平台,加快培育轨道交通系统装备安全与智能技术实验室、轨道交通大数据实验室和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支持集成研发、系统测试和成果转移转化,可以为广东省乃至全国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提供全链条的人才供给和技术支撑。

   谈发展规划??助力中国高铁海外事业

   南方日报:“十三五”时期,广州铁职院有何发展规划?

   雷忠良:这将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黄金期、转型期、关键期和机遇期。学院将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科学谋划。

   首先是科学定位,按照依托行业、立足广州、服务广东、面向全国的区域定位,以高职专科教育为主,同时联手本科院校积极发展本科职业教育,建设轨道交通特色鲜明、国内一流、行业领先的国家优质高职院校。要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通过撤、并、改、增等举措,形成高度契合产业、集约建设、轨道交通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要着力强化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培育协同创新团队,提升科研牵引力,全面提升学院应用技术研发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

   其次是继续提高优质实训条件,按照轨道交通产业链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结合新校区建设规划,建成集“产、学、研、培”功能于一体的“广州轨道交通开放性公共技能实训基地”,学院实训条件整体实力达到华南地区领先、全国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一流水平。

   最后要进一步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紧密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和高铁“走出去”战略,通过建设国际合作学院等举措,加强与欧洲、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合作力度。

   职校淘宝

   “订单培养”服务泛珠三角地区运输经济

   “目前我们轨道交通学院‘订单培养’人才比率超过80%,毕业生近3年的就业率高达99.5%以上”,谈起学院人才建设和发展成就,学校轨道交通学院院长王亚妮如数家珍,“我们早在1994年就为广州地铁开设了首个订单班,创学校‘订单培养’人才先河。”

   轨道交通学院是广州铁职院“最牛”的二级学院。王亚妮介绍,随着中国逐步迈入高铁(地铁)时代,学院在原有铁道供电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等专业基础上,还新设了动车组检修技术、铁道信号自动控制、铁道工程技术等,培养了大批面向现代化的轨道交通人才。“学院每年为广州地铁、深圳地铁、福州地铁、厦门地铁、长沙地铁等轨道交通类企业进行人才‘输血’,毕业生上手快,深受企业喜爱,广州地铁的首席司机、广铁集团首席动车检修技师均为我校毕业生。”王亚妮说。

   运输物流管理学院在特色实训室共建共享方面颇有成效。该院院长朱宛平说:“我们协同广铁集团、广州地铁等企业建成了国内领先的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基地在满足本校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面向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外十余所院校和福州地铁、佛山铁投等企业开展技能培训及职业资格考证等,近五年共培训1200余人次”。学院接纳了华南理工大学、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1254名学生到校实训,充分发挥了国家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实训基地共建共享的辐射作用。

   同时,学院协助福州职业技术学院、贵阳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成功申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并指导专业建设;完成了对广州交通职业学校、广州国防职工学校的专业建设规范及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工作;两年面向全国同类院校培训运营专业教师96名,解决了相关院校专业发展缺专业教师、人才培养方案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为福州地铁、佛山铁投公司开办了一年制站务岗位新员工培训班。

   筑巢引凤提升教师服务产业能力

   高职学院普遍存在人才引进难的问题。广州铁职院在修炼“内功”上狠下功夫,注重从学校内部发掘和培育优秀人才。李助军便是获益者之一。2009年从华南理工大学博士毕业后,李助军很快从一名青年教师成长为教学骨干,现任机械与电子学院副院长。

   “学院为年轻博士提供了非常好的科研平台,在骨干校建设期间建设了31个工作室,每年划拨专项运行经费”,李助军告诉记者,在创新强校期间,学校对工作室进行“升级换代”,选拔建设了一批研究所、技术中心,“我们团队2014年获批成立校级轨道交通研究所,学校二期共支持研究所375万元硬件建设经费,3年内每年还补助5万元运行经费。”

   良好的科研平台促进了年轻博士们的快速成长。李助军本人在科研上受到了第二批广州市属高校“羊城学者”科研骨干项目和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项目立项资助,团队被评为第二批广州市教育系统科研创新学术团队。目前,团队中有4名青年教师陆续评上副教授,多人被选为广东省千百十校级培养对象。

   李助军认为科研平台对提升教师服务产业,深化校企合作意义重大,“比如我们和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一直有比较好的项目合作关系,后来,双方共同申报了电力机车维修技术产学研基地,项目受到了广州市教育局立项。”

   校友故事

   80后“动车医生”:为动车组“把脉问诊”

   “一列动车组最高行驶4000公里或48小时没有运行,就需要对车顶高压、牵引制动、辅助供电等系统进行全方位‘体检’和‘治疗’,保证最安全状态。”广州铁职院2009届毕业生赖泽团告诉记者。

   80后小伙子赖泽团是广铁集团“订单培养”人才之一,毕业后,他进入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广州动车段,并很快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动车医生”。

   “动车医生”听起来很酷,当起来很苦。赖泽团说,日常检修使用的工具和零部件,如同医生手中的医疗器械一样精确,每一个螺栓都是有编号的,“检测和维护一样都马虎不得,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幸亏当时学校订单班能够提早进企业顶岗实习,基础打得比较牢。”

   赖泽团还不忘将在学校学到的专业技能带到班组,主动请缨成为广州动车段兼职教师,负责为新员工进行业务培训。几年下来,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他带出了一批徒弟,大部分成为班组技术骨干。

   如今,赖泽团已快速成为广州铁路(集团)公司首席技师,并被铁道部授予象征行业最高荣誉的“火车头奖章”。

   据统计,近4年来,广州铁职院已为广铁集团、广州地铁、深圳地铁等单位培养“动车医生”超一千人,打造了学校的金字招牌。

   招生速递

   广州铁职院是广东省唯一一所培养轨道交通、铁路等特有专业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2016年2月正式成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学院下设轨道交通学院、机械与电子学院、运输物流管理学院等9个教学系部,并开设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铁道供电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31个专业。2016年招生总计划3160人,其中普高统招1857人(含外省计划),自主招生1063人,三二分段240人。

   看点1:初次就业率99%以上

   近3年来,学院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均在99%以上。“订单培养”占学生总数的70%以上,就业呈现就业率高、专业对口率高、订单比例高、订单班组建早、毕业生经济收入高、稳定性高、毕业生满意度高的“六高一早”特点。

   看点2:243个工种技能鉴定
      

广州铁职院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和铁路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可提供243个工种证书的初中高级职业技能培训、技能鉴定。每年为地铁、国铁及相关行业企业开展岗位培训、技能鉴定与考证等培训超万人次,成为中国南部重要的应用型轨道交通人才培训基地。

   看点3:“工学结合示范园”

   为深化“产教一体,寓学于工”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在广州市政府、花都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广州铁职院和企业联手在花都区共建了“工学结合示范园”。

   “工学结合示范园”对接机械、电子类专业引进8家相关企业,校企投入设备总值3800多万元;合作开展研究10项;合作开发新产品3项;为花都区开展高新技术培训1000多人次;生产零件300余种,5万多件;产值近亿元。

关键词:轨道交通
回复主题 登录后回复

资讯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电子”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电子,转载请注明“来源:新电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